親愛的大家晚安啊~我今天復活了哈哈!
思考到了一個狀態嗯嗯。
今天講三件事:
一、仰望的角度:同事、中階主管、高階主管、老闆
二、為什麼不發文
三、思考的段落
以下內文~
-----
一、仰望的角度:同事、中階主管、高階主管、老闆
嗯~在大陸這九年,我經過了很多公司。
有七百人的遊戲企業、也有創業的項目公司。
我覺得啊,每個人身上都有能讓你學習的東西,而「老闆」會創造你仰望的最高點。
1.同事:硬技能、溝通方式、向上管理的方式、人格
2.中階主管:
一般掛副總監、主任,
主要負責完成任務、保質保量完成目標,守好存量。
有餘裕則讓下面的人有所發展,更厲害能扛住壓力守住團隊。
3.高管:
一般掛總監、VP,站在現在看將來,朝向增量。
擁有一個靠譜的下層,是高管的幸運。
因為同時管執行層、甚至自己去做執行的高管,都好辛苦...
對,我想起來的就是那些技術總監,總是心事沉沉的樣子。
4.老闆:
組織完備的老闆,搞好投資產業關係、統籌高管;
創業嘛~全部都做,先圖存活。
我覺得啊,同事跟中管更像並肩作戰的夥伴,而高管跟老闆會變成你崇拜的目標。
他們是成為你仰望的最高點,就像人生的燈塔,潛移默化改變你思考的方向。
所以為什麼年輕要去大公司、大市場呢?
除了經歷、能力、經過的項目,我覺得遇人也是超級重要的一件事。
-----
二、為什麼不發文
欸~因為我終於從100%的歡樂高地,來到思考的轉圈圈低谷。
情緒量表:
150%:太快樂了,沒空發文
100%:歡騰發文
80%:愉快日常
50%:把快樂的部份表現出來
30%:盡量挑出快樂的部份,表現出來
10%:快樂的時候趕緊發
0%:沉默,躲起來吃吃吃
-50%:深深的沉默,思考中
我自己大概是這種感覺~
主要是我一直糾結在「我要讓大家快樂才有意義」的點上。
經過大家的反饋,我有點看開了。
嗯~本來人的成長、跨境求生、環境變化,就不會一直只有美好。
困境是要遇到的、碰壁跟思考都是要有的。
沉默是可以被接受的,除了歡樂也有道標或著其他的功能,所以我可以寫點別的。
但我會上來的原因,主要是因為我一直想念這裡;
跟大家還沒有分開這麼久呢...有點分離落寞?
大概就是這樣啦~
雖然還是沒太多可以寫,狀態估計會時好時壞;
但是我好的情況下,會上來寫我想寫的。
想寫我在大陸認識的人們,一路認識的許多人、都很想念。
-----
三、思考的段落
咕喔喔喔...
1.存量上作增量
2.燈塔最重要!
3.磨練功能值:大陸與海外,都能管流量產品與運營
4.增加通用技能:能開車,英文還行
總體上就是,成為有用的人、跟著燈塔奮鬥?
至於具體的市場、產業,還有通往這些的道路,嗯一邊累積、一邊尋找吧。
-----
不要有壓力~踏實地累積~